我国首个软件开发AI智能体标准发布,20余家巨头联手参编
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、华为等二十余家头部企业,正式发布《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第 1 部分:开发智能体》(标准编号 AIIA / T 0219-2025)。

这一标准围绕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两大维度,首次为软件开发智能体建立全栈式技术规范,标志着我国在 AI 智能体领域的标准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。

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开发智能体的技术规范文件,该标准通过“能力建设指导 + 技术选型参考”的双重路径赋能产业生态。

一方面帮助厂商快速完成产品功能对标,减少重复性研发投入;另一方面为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提供客观评估依据,加速技术落地效率。

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,该标准提出的技术能力要求覆盖感知、记忆、规划、执行四大核心模块:

感知能力要求智能体能够解析代码结构、识别开发流程中的异常信号;

记忆能力需支持长期代码库知识沉淀与短期任务上下文存储;

规划能力强调智能体需具备多任务调度、资源分配和风险预判能力;

执行能力则要求智能体能够直接调用开发工具链完成代码生成、调试等操作。

从代码编写到质量保障的全生命周期中,该标准还提出五大核心服务场景:

编码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生成符合规范的源代码;

单元测试智能体能自动识别潜在逻辑漏洞;

检查修复智能体会针对安全缺陷进行定位与修正;

智能问答系统可提供实时技术咨询;

而开发全流程智能体更实现了需求分析到部署运维的一站式支持。

这种分层架构设计,既满足了企业对特定环节的专项工具需求,也为构建统一智能平台预留了接口空间。

推荐阅读:

【风口研报】“车路云”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产业链有望持续升温

今天A股大逆转!高股息股集体降温 医药股午后集体走强

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最新政策来了!

证监会严肃查处5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案件

证监会: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罚款上限大幅提升至1000万、500万

证监会:对欺诈发行的罚款上限由募集资金的5%提高到1倍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暂无相关文章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