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安仁农家百年老手艺 铺就乡村振兴“粉”红大道

  中新网郴州12月6日电(鲁毅 谭利炳 叶利莹)煮浆、牵粉、晒粉、切丝、晾晒……入冬以来,走进湖南郴州安仁县华王乡的农家小院,时常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分工合作制作手工红薯粉的忙碌现场。

安仁县华王乡一户农家小院内,村民在制作红薯粉。叶利莹 摄

  红薯粉在当地已有600多年的制作历史,是华王乡的特色产业。“我做手工红薯粉已经20多年了,这是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。各家各户都种红薯,红薯粉成了村里一大特色。”合江村一名贺姓村民介绍,红薯经过十几道制作工序后变成韧性十足、晶莹剔透的红薯粉,每到腊月,本地红薯粉条就成为畅销品,成为年货清单上的必备品。

  在当地政府的帮扶和指导下,华王乡鼓励各村成立合作社发展红薯粉产业,打造“华王红薯粉”品牌。走进东桥村百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,致富带头人曹培顺正带领工人操作红薯淀粉过滤机。“制作红薯粉条工艺十分复杂,好在我们合作社工人制作粉条经验丰富,做出来的红薯粉品质特别好。”曹培顺说。

  经过几年的努力,“华王红薯粉”品牌已初具规模。2024年,百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东桥村土地,共种植红薯500多亩,村民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,还雇用了15名当地农户,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。

安仁县华王乡一家红薯粉加工车间。叶利莹 摄

  华王乡党委书记谭芬介绍,他们正鼓励合作社逐步向机械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。目前已有合作社建设了集生产、检测、包装于一体的加工车间。当地红薯粉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,“华王红薯粉”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。

  “下一步还要不断完善红薯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产业体系,将‘华王红薯粉’产业做大做强,提升产品竞争力,让更多人品尝到‘华王味道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”谭芬说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推荐阅读:

“扬帆出海,链通全球”玉湖冷链举办第2期出海专题活动

紧急增持B股逃离退市红线,海航控股彻底“脱险”了吗?

煤炭巨头中国神华跨界新能源,国能(南雄)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

技术革新引领未来:全球单体最大异质结跟踪光伏电站项目即将全部并网发电

六部委联合 资本市场史上首次启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综合惩防 重点关注30条措施

7月5日龙虎榜:8000万抢筹金溢科技 机构净买入13只股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暂无相关文章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